日美贸易战的历史回顾,中国面临相同的陷阱,这篇文章讲的非常透财经

2018-04-10

日美贸易战的历史回顾,中国面临相同的陷阱,这篇文章讲的非常透

2018-04-07 21:34来源:樱桃大房子贸易战

原标题:日美贸易战的历史回顾,中国面临相同的陷阱,这篇文章讲的非常透

来源:饭桶戴老板(ID:worldofboss)(已获得转载授权)

2016年11月8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大洋彼岸的A股连续大涨为其庆功,并向胜选的特朗普大大和败选的希拉里阿姨展示了全球独家、别无分号的道贺方式:上市公司川大智胜大涨6%,一度冲击涨停;上市公司西仪股份大跌9%,一度冲击跌停。

这种智障式的隔空表白,在对岸眼里只是个笑话。刚开始中国吃瓜群众们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经常嘲笑他的蹩脚政策和推特治国,没想到上周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宛如一记重拳,引爆全国舆论。贸易战还没打,昔日为特朗普欢呼的A股就率先带路投降,两个交易日跌幅超过150个点。

无论子弹射向什么方向,A股总会捂住胸口率先倒地,这也是铁律了。

打贸易战这种事儿,在中国人看来陌生而新鲜,但在做了一百年全球霸主的美国人手上,就是一种驾轻就熟的家常便饭。事实上,每一个威胁过美国产业结构和贸易收支的国家,都被美国的贸易炮火轰击过,其中延续时间最长、交手次数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就是日本。

日美贸易战从60年代一直打到90年代初。90年代中期之后,大型贸易对抗基本偃旗息鼓,背景是日本已经掉入了“失去的二十年”的深渊,美国凭借信息产业再度繁荣。但跟一般人想象的不一样的是:日本的失败,90%是由日本人自己的战略失误而造成,美国的直接打击只占其中10%。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 就是:为了对冲美国贸易战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日本做了一系列错误的战略决策,进而在国内造成了比贸易战惨重十倍的后果,最后错失了人口老龄化之前的战略窗口期和机遇期,跌落进了“失去的二十年”。

所以,日本的案例对中国极为重要,尤其是当时的日本和现在的中国,都在人口全面老龄化的前夜,稍微不慎,战略失误就会影响未来的整整几代人。况且1980年代的日本已经是发达国家,“失去的二十年”里日本国民仍然保持非常高的生活水准,这些条件中国不具备,所以中国需要更加谨慎。

本文将通过回顾日美贸易战,讲述这场战争里的套路和陷阱,以及日本是如何在的巨大压力之下操作变形,最终做出了扭曲而愚蠢的战略失误。通过回顾这些往事,才能真正理解现阶段高层的应对举动。本文将分四个部分,

1. 起:日美贸易战历史回顾

2. 承:阵脚自乱的战略惨败

3. 转:中国脚下相同的陷阱

4. 合:永不过时的韬光养晦

下面进入正文部分。

1.起:日美贸易战历史回顾

日美贸易战肇始于1960年代,激化于1970年代,高潮于1980年代,基本上跟日本制造业的重生、崛起、鼎盛三个阶段相契合。从1960-1990这三十多年间,日美之间爆发了无数次贸易纠纷,其中行业层面的大型贸易战共有6次,宏观层面的贸易决战有2次。其中6次行业贸易战分别是:

1. 纺织品战(1957年-1972年):日本纺织品从1950s年代开始抢占美国市场,是最早进入美国贸易保护者视野的日本商品。1957年开始密集通过限制日本纺织品的法案,最终以日本”自愿限制出口“的妥协而告终。

2. 钢铁战(1968年-1978年):日本钢铁行业接棒纺织行业,在1970年代成为对美出口主力,并遭到美国钢铁行业工会的强烈阻击,1977年美国发起反倾销起诉,最终以日本”自愿限制出口“的妥协而告终,日本钢铁业在10年内被迫3次自主限制对美出口。

3.彩电战(1970年-1980年):1970年开始,日本家电行业开始崛起,在70年后期接棒钢铁行业,巅峰时对美出口占彩电出口的90%,囊括三成美国市场份额。1977年美日签订贸易协议,日本”自愿限制出口“。

4. 汽车战(1979年-1987年):日美贸易战中最激烈的一场。1980年代,日本汽车接棒家电行业,成为日本赚钱高额贸易顺差的核心产业,对美出口U飙升,对美国就业造成大规模影响,进而导致全美范围内的抗议潮。最终以日本汽车厂家赴美投资、自愿限制出口、取消国内关税等妥协手段告终。

5. 半导体战(1987年-1991年):在半导体行业的早期,日本凭借低价芯片对美国产业造成重大冲击,美国以反倾销、反投资、反并购等手段进行贸易保护,最高时对相关产品加收100%关税。最终以日本对美出口产品进行价格管制等手段结束。

6. 电信战(1980年-1995年):1980年代开始,美国用贸易保护条款来敲开日本电信行业大门,1985年在里根vs中曾根峰会上,美日共同启动了电信行业开放,最终移除了日本在电信行业的贸易壁垒,系统性的开放了全市场。

上述便是美日之间爆发的6次行业层面的贸易战。中国目前遭遇的威胁和恐吓,日本人当年全都经历过,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从文字层面,你很难感受到当年两国行业之间的剑拔弩张,下面用三张老照片,来让大家直观地感受一下当年白热化的战况。

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981年3月,图片中两个美国汽车工会( United Auto Workers,UAW)的工人正在砸一辆丰田卡罗拉汽车。图中牌子上写着:”如果要在美国卖车,那就得在美国生产!“。

事实上,日本最后一个战略机遇窗口就是1990-2004年这15年,到了2005年,日本人口死亡率首次超过出生率,人口转为自然下降,从此之后,任何经济刺激和鼓励消费的手段都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所以,在1990年-2004年这个时间的战略决策,将影响这个国家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可叹的是,泡沫破灭后,整个国家在90年代进入到了辜朝明所说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中:企业和家庭致力于负债最小化,用大白话就是努力赚钱还债,而非赚钱后投资再生产,这导致无论如何降息和宽松,都无法刺激企业投资,导致经济陷入长期通缩和萧条。

更为深远的影响是:泡沫后的日本社会陷入一种低沉的状态中,年轻人不仅更加不想生孩子,也丧失了60-80年代的那种活力和创新,一代年轻人被称之为“平成废物”,最近更是有“消失的100万日本人-逃避虽可耻但有用”等文章曝光,这是日本错失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原因。

假如日本当前的一个政治家穿越回到1985年,他一定会推动下面的这些政策:

1. 重金鼓励生育

2. 抑制泡沫投机

3. 加快产业升级

4. 提升经济活力

但历史没有后悔药,一场贸易战,以及它引发的错误政策,将所有能挽救民族命运的措施消弭殆尽。人口每年减少几十万的日本,像一艘滑向深渊的巨船,100个安倍经济学也无法将其拉回。

中国在当前时间点,面临跟1990年日本几乎差不多的境遇:

1. 离人口减少还有15年

2. 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

3. 崛起过程被美国阻拦

4. 贸易战牵一发动全身

从日本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美国的贸易战无法阻挡中国部分产业的崛起,因为这些产业的背后是一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教育体系和政策体系的结晶,没有几十年根本无法撼动。所以,本身贸易战并不能对中国优势产业造成致命影响(钢铁等行业不算)。

但是,贸易战本身会被证明杀伤力有限,但如何避免“以应对贸易战的名义急病乱投医”却很重要,远非某些媒体所说的“尔要战,便战”那样豪迈和轻松。中国要极力避免出现日本那样的自乱阵脚,比如下面这些昏招:

1. 为对冲贸易顺差下滑,再次启动房地产:已经有经济学者提出这项建议,“地产夜壶论”再次重现江湖。为了应对贸易战而继续吹大泡沫,就是当年日本的最大昏招,所以认真的讲,提出类似建议的都应该拉去枪毙。

2. 为应对外部压力,中断计划中的去杠杆:中国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计划按部就班实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被贸易战所打乱,市场再次出现水漫金山的情形,将为未来埋下无数地雷。

3. 为拉动和提振内需,再次鼓励居民加杠杆:中国居民杠杆率虽然不高,但由于养老和医疗的压力,再次提升空间有限。如果为了拉动内需强行鼓励加杠杆,将会导致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

4. 为应对贸易战要求,减少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扶持: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是需要再出现3~5个类似通信设备、高铁轨交的高附加值产业,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和集成电路寄予厚望,集中天量资金扶持,绝对不能因为外部压力而中止。

4.合:永不过时的韬光养晦

1992年1月2日,第九届“运筹与健康”老同志桥牌赛在人民大会堂118厅热闹举行,作为桥牌高手的总设计师拿下冠军,同时还获得了“桥牌大师”的称号,位居6级职业标准中的第三级,而在这前一天,镰刀锤子红旗从克林姆林宫坠落。

总设计师牌场上的老搭档聂卫平曾用12个字来总结他的牌风:”守得紧、攻得狠、叫得准、打得稳。“

老一辈革命家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但在“韬光养晦”这个问题上一点儿都不含糊。在退休之前,他提出的28字方针,字字珠玑:“冷静观察,稳住脚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有所作为。”

有人会疑问:我们现在全球第二强了,为何还要韬光养晦呢?其实韬光养晦的情况有两点:一是实力弱小,二是身有硬伤。我们已经早过了实力弱小的阶段,但我们现在是有硬伤的,那就是人口和债务。

人口:如果纠缠于贸易战,10年之后美国人口结构基本没变化,你却全面进入老龄化了,该未雨绸缪的事情因为战略精力被分散,没能集中精力实施。跳进这种陷阱是否值得?

债务:如果纠缠于贸易战,造成地缘政治升温,进口商品(如大豆玉米等)涨价叠加油价上涨,CPI飙升到3.0以上,经济全面通胀,美国再连续4次加息,国内利率跟不跟?如果跟的话,过去5年积累的债务怎么办?

想清楚这些问题,就大概清楚,中国应该排除干扰和噪声,继续集中精力将“去杠杆、扶产业”等既定方针给执行下去,不能让别人把战略注意力用套路和佯攻给吸引开。也能理解为何发展到了今天这个地步,“韬光养晦”理论仍然适用。

90年代初期,中国遭遇联合制裁,在外部压力最大的时刻,邓公仍然坚持说:“尽管西方七国制裁我们, 我们坚持一个方针:继续同美国打交道,搞好关系;同日本、欧洲国家也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这一方针,一天都没有动摇过。中国度量是够大的,这点小风波吹不倒我们”(《邓小平文选》第 3卷)。

的确,当年那点小风波都吹不倒我们,今天这些风波更加吹不倒我们。邓公讲完这段话没多久,就爆发了海湾战争,美国寻求中国支持开战,中美就此缓和。所以,贸易战这种事情也是,说不定这一秒还在激烈地隔空嘴炮,下一秒就可能握手言和,这恐怕就是所谓国运吧。

国运这种事情,还真得多求多拜,平时我们看到别人赌国运发大财,却往往忘记了,自己也是国运的一份子,这事儿你没得选。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阅读 ()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