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丨另一个世界的想象: 平城时代与众不同的文化面貌体育

2018-02-21

2018年开年,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另一个世界的想象——大同沙岭7号北魏墓葬壁画与云冈石窟艺术”展吸引了很多佛教艺术爱好者,展览将于2月28日结束。

墓室甬道顶部的伏羲女娲图

北朝历史不足200年,其中北魏定都大同的平城时代延续了近100年,而且是奠定北朝历史走向的100年。因此,在大同的地上和地下都遗留了无数的北魏文化遗产,墓葬壁画和石窟艺术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此次展览的“主角”是位于大同东郊的沙岭7号墓的摹制壁画。沙岭7号墓是一座北魏时期的地下“豪宅”,据墓室出土漆皮文字推测,墓主人死于太延元年(435年),鲜卑人,是侍中主客尚书平西大将军破多罗氏的母亲。

这座铲形砖室墓的墙壁上布满了精美的壁画——甬道两侧绘有镇墓武士和镇墓兽,甬道顶部绘有伏羲女娲,墓室两侧是大型出行图和宴饮图,都是典型的汉晋传统文化元素。伏羲女娲手中所持的摩尼宝珠,在不经意间还流露出了西方文化的印记。

沙岭7号墓既有彩绘图像和纪年文字的漆画,又有保存基本完整、内容丰富的壁画,填补了汉唐考古壁画没有北魏时期定型材料的空缺,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沙岭7号墓壁画是大同迄今发现的形象内容最为丰富、精彩的北魏绘画。但是历经多年,壁画局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分化、空鼓、龟裂起甲、颜色氧化发黑、颜料脱落等衰变现象。本次展出的是大同沙岭北魏墓壁画摹制作品,是云冈石窟研究院抢救濒临消失的古代墓葬壁画的一次有益尝试。

云冈石窟第10窟窟门两侧的金刚

从2016年开始,大同云冈石窟研究院邀请专业壁画临摹团队执笔,组织院内外考古研究专家相配合,摹制了沙岭墓葬壁画。这种专家学者与画工团队无缝协作的方式,在全国文物保护领域尚属首例,也使作品的科学性大大增强。

云冈石窟研究院邀请了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姚智泉对壁画进行摹制,他创制的传统壁画“摹制法”已经获得国家专利。绘制团队前往大同博物馆、北朝艺术博物馆,现场观摩北魏人物、服装、车马等形象,在实际临摹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三易其稿,并在临摹之前画出线图,以求最大程度上的准确。

拓跋鲜卑在征服平城后,他们借鉴了中原传统文化——镇墓武士是方相氏,伏羲女娲与各种神奇动物属于天界想象,出行与宴饮图则是渴望延续其显赫、美好生活的苍白表达。而佛教则给了拓跋鲜卑另一重慰藉,使他们将希望不再完全寄托于地下世界。

此次共展出文物44件,还包括了云冈石窟第5窟窟顶佛寺遗址出土的泥塑佛像,以及石窟窟前遗址出土的菩萨头像、立像等。

为了尽可能完整地采集沙岭壁画的信息,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中心应用了多类型全方位空间信息测量手段。如采用GPS测量与全站仪测量对墓葬进行测绘网布控,采用基于多图像的三维重构技术与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对墓葬整体进行高精度三维信息测量与采集等。观众可以在本次展览中体验VR,感受沙岭壁画与云冈文物数字化建设的部分成果。

欢迎分享转发!

统筹监制:程艳审校:李鹏臻制作:马永

微信ID:zgmzbwx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中国民族报微信期待您的关注哦

声明:本微信是国家民委主管的中国民族报社主办的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方立场。内容主要来源于中国民族报和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对我们发布的内容有异议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删除。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92
邮发代号:1-236

阅读延展

1
3